如今,有不少业主单位主动来了解抗震支架,并要求项目合作。短短的几年里如此的转变,得益于各位抗震支架同仁的坚守,更有国家对于抗震减灾事业的决心。
目前,抗震支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已受到认可,抗震支架已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暖通工程、太阳能光伏系统、地铁支架系统等系统中。
如何鉴定建筑物是否需要进行建筑抗震?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建筑抗震性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繁琐的问题,如果忽视抗震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等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都有可能会降低建筑的抗震能力,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因此建筑抗震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4 给水排水 本章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对材料、管线设计、设备布置、管道接口和连接、室 外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章和抗震支架相关内容在4.1.2条第3款。 3 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 道,当其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设置抗震支 承。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还应按相关施工及验 收规范的要求设置防晃支架,其管段设置抗震支架与防晃支架重合处,可只 设抗震支承。
湖北风管抗震支架工程该条文哪些区域的建筑机电需要抗震设计。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3.1建筑机电工程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 注:抗震设防烈度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查到。 3.3.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3.2的 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内的建筑机电工程,除本规 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表3.3.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注:g 为重力加速度。 注:本条内容是抗震设计规范中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数据。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4.4 建筑机电工程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构件和部件的地震力应施加于其重心,水平地震力应沿任一水平方向; 2 建筑机电工程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可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对支承于 不同楼层或防震缝两侧的建筑机电工程,除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外,尚 应同时计算地震时支承点之间相对位移产生的作用效应; 3 建筑机电设备(含支架)的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1s且其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 力的1%,或建筑机电设备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0%时,宜进入整体结 构模型进行抗震计算,也可采用楼面反应谱方法计算。其中,与楼盖非弹性 连接的设备,可直接将设备与楼盖作为一个质点计入整个结构的分析中得到 设备所受的地震作用。 注:机电抗震计算的重要说明。第1、2条要清楚,第3条了解。
采用螺栓连接的问题是钢结构钻孔使用磁 力钻对安装面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1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 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变形特征、设备设施所处位置 和运行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经 综合分析后确定。 注:建筑机电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概念要求。 3.1.2 建筑机电工程重要机房不应设置在抗震性能薄弱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 置的设备,当发生强烈振动时不应破坏连接件,并应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 生谐振现象。 注:建筑机电抗震设计的宏观要求。条文说明P41对重要机房做了说明。
。抗震 支架系统只承担地震荷载。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
是抗震设计规范中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数据。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3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的支吊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支吊架与建筑 结构应有可靠地连接和锚固。 注:抗震支架自身的要求和结构连接的要求。也是抗震支架设计时需要验算 的相关内容。 3.1.4 建筑机电工程管道穿越结构墙体的洞口设置,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承重 结构构件。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 位。 注:机电工程管道设计考虑机电抗震时的设计要求。
江西风管抗震支架是强制规定吗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